春花图|颖儿的博物手绘
颖儿
博物绘画爱好者
2014年开始关注博物学,进行博物绘画的创作和推广
曾为以下博物书籍绘制插画
▼▼▼
√《呦呦有蒿-屠呦呦与青蒿素》
√《燕园草木补》
√《崀山草木情》
√《滇香四溢》等
2015年11月赴北京大学
参加中国首届博物学文化论坛做发言
2015年12月赴武汉/北京/上海广东
进行博物绘画传播活动
《离骚》遍撷香草,独不及梅。六代及唐,渐有赋咏,而偶然寄意,视之亦与诸花等。自北宋林逋诸人递相矜重‘暗香疏影,半树横枝’句,作者始别立品题。南宋以来,遂以咏梅为诗家一大公案。江湖诗人,无论爱梅与否,无不借梅以自重。凡别号及斋馆之名,多带‘梅’字,以求附于雅人。
【元】郭豫亨
作为一个北方人,早些年对于梅实是陌生的。偶尔在南下旅途中惊鸿一瞥,惊叹“好美”。没有时间驻足好好端详,自然也就没有更多具体的印象。
近些年,每每到了天寒地冻的季节,便愈加羡慕南方人,茶梅、蜡梅、梅花渐次妆点整个冬天。去年春节回郑州老家,惊喜地发现公园里也种上了梅树。虽然只找到零星开放的几朵宫粉梅,但也足够让我喜出望外,看啊闻啊,赖在树下久久不愿离去。
今年春节仍旧回郑州,回去之前就心心念着已经二月中旬了,应该有更多的梅花看了吧。初一晚上到家,初二一大早便直奔附近的紫荆山公园,一年前发现的那片梅林依旧在,枝头的花儿果然多了不少。
宫粉为主,花蕾深玫红,绽放后的花朵则是温柔的浅玫粉,不知这算不算所谓的少女粉。正是开得最好的时候,有几棵已然灿若云霞,很是喜人。最爱看花心,花丝蓬松纤长繁茂,黄色花药如若繁星点点,顿觉朦胧诗意之感。
宫粉
绿萼刚开,星星点点的花儿点缀在枝头,“梅格已孤高,绿萼更幽绝”,在一大片粉花之中更显得清爽高洁、玲珑雅致,似有仙气些许。
绿萼
一直觉得梅花的香气很有趣——刚要走近梅林便先有暗香袭来;踱步树下,反而觉察不到香气了;鼻子凑近花朵,复又闻到优雅清香。
就在我凑近一朵绿萼的时候,冷不防一只“小蜜蜂”飞来,悠然自得在我眼皮子底下采花蜜,拍了照片发到朋友圈,几分钟后就有几条提醒我的回复,啊!居然认错了,不是蜜蜂,是食蚜蝇。
这小家伙模样身材花纹都和蜜蜂差不多,确实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蜜蜂。但是仔细看看,蜜蜂有两对翅膀,而食蚜蝇是一对,后翅退化成平衡棒。除此之外,还能观察到其它比较明显的区别——蜜蜂的口器是嚼吸式,长而尖;食蚜蝇的口器是舐吸式,像苍蝇,还会搓脚;蜜蜂的触角是膝状,食蚜蝇触角是芒状;蜜蜂大腿上的花粉块很明显,食蚜蝇就是个小吃货。
蓦然看到梅林的一侧有几树黄花,奔过去,原来是蜡梅。
梅花和蜡梅的花期同步,经常栽植一起,比邻绽放,但是两种植物在植物分类学上却亲缘甚远——蜡梅是蜡梅科蜡梅属,梅花是蔷薇科杏属。宋朝的范成大在《梅谱》中写得很清楚:“蜡梅本非梅类,以其与梅花同时,而香又相近,色酷似蜜脾,故名蜡梅”。然而蜡梅从古至今都经常被误写作“腊梅”,还认为腊月开花、形似梅花,自我感觉很有道理的样子(我就曾经错了很多年)。今人爱搞错,古人其实也一样。明王世懋《花疏》言:“蜡梅是寒花绝品,人言腊时开,故以腊名,非也。”
我找到了两种蜡梅,一种是素心蜡梅,花略大,色泽金黄,浓香扑鼻,闻之欲醉;另一种是红心蜡梅,低调小巧,颜色稍暗,味道似乎也淡了一点点。
左:素心蜡梅 右:红心蜡梅
同样是香味,梅花与蜡梅的风格迥然不同梅花清幽淡雅,蜡梅浓烈甘甜。我好奇找了万能的某宝,梅花和蜡梅味道的香水都能找到,销路似乎也不错,哎呀,手顿时有点痒痒了。
赏完梅花和蜡梅,返程的路上,遇到好多迎春花开得热闹。迎春花(学名:Jasminum nudiflorum )为木犀科素馨属,与梅花、水仙和山茶花统称为“雪中四友”。 宋代韩琦的《迎春花》诗云:“覆阑纤弱绿条长,带雪冲寒折嫩黄。迎得春来非自足,百花千卉共芬芳。”
迎春花
看着那些六瓣小黄花一串串,一片片,在阳光下耀眼闪烁,心情也跟着明媚起来。迎春花开了,姹紫嫣红的春天就要来了,真好。
一定要画下来,定格与花儿邂逅的美妙时光呀!
八开的细纹水彩纸,用铅笔勾出草稿,然后用防水针管笔定稿,橡皮擦擦,便得到了清爽的线稿。用申內利尔水彩染色,两根毛笔,一根小一点,负责蘸取颜料,另一根大一点,负责分染。
两枝梅花,两枝蜡梅,两枝迎春,凑够六枝花。过年嘛,画画也要讲求个吉利数字。
元宵佳节之际,把这幅春花图分享给小伙伴,祝福大家开心如意666!
Ps: 梅花和蜡梅的种植范围越来越大,北京就有很多,但是花期更晚一些。听说最近蜡梅已经开了,梅花也含苞待放,北京的花友们马上可以饱眼福了!
-END-
如果喜欢,请赞赏
如果爱我,请转发
编辑|西遇
重 拾 自 然
— 让科普更加科学 让科学更接地气 —
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
微信号:zhiwufenleiqun
新浪微博:重拾自然
新浪博客:重拾自然
注:本公众号由重拾自然工作室运营
重拾自然工作室长期承接以下业务:
野外科学考察,物种鉴定,科研材料采集,户外拓展活动与博物旅行,家庭园艺,自然、文创课程分享,自然类自媒体运营与主题影展,基础农产品推广与自然农业传承
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重拾自然工作室,了解更多活动和产品
声明
1、本公众号推文部分涉及观赏、食用、药用的介绍仅是根据作者生活经验或文献检索的个人分享,未经任何科学考证,如需使用,请自行谨慎甄别或咨询更专业人士,同时也绝不作为野外采挖的依据。
2、本公众号头条推文均为原创内容,欢迎阅读者在个人网络媒介进行由原文链接转发的全文转载;谢绝改编、摘录、部分转载,谢绝全文复制或重新编辑后自创新的链接发出。转载时保留能够跳转至原文的链接,并保留本声明。
3、超出上述许可的范围如其他微信公众号或印刷品等,如需转载或使用,请先发函至邮箱zhiwufenleiqun@yeah.net联系。如有非法转载,将追究一切侵权行为。公众号长期接收自然类原创文章,投稿可发至邮箱zhiwufenleiqun@yeah.net,谢谢。